全國3萬家沙縣小吃店是怎樣冒出來的?
時間:2016-12-07 08:07:21 來源: 點擊:
按雛鷹農牧公告披露,沙縣小吃集團目前正在推進沙縣小吃產業轉型升級,整合沙縣小吃經營店。雛鷹農牧正不斷拓展下游市場,通過雙方的深度合作,利用沙縣小吃集團的渠道,可有效拓展公司銷售渠道、擴大市場份額。通過與沙縣小吃集團共同投資、增資入股的方式參與項目投資,主要是基于沙縣小吃的全國性的品牌影響力和持續盈利能力,將對公司及控股子公司的經營業績帶來積極的影響。
目前的“沙縣小吃”,早已同“蘭州拉面”、“桂林米粉”和“黃燜雞米飯”并稱為中國四大小吃,走在大街小巷,幾乎轉個角就有一家,真是跟7-Eleven的廣告語“出門就有一家”如出一轍。根據目前的了解,沙縣外出經營小吃人員有6萬多人,在全國的經營店近3萬家,年營業額超過了80億元。那么,這3萬家沙縣小吃店是怎樣發展起來的呢,這與其固有的小吃特點和商業模式有關。
沙縣小吃的發源地:夏茂鎮
沙縣小吃屬于客家菜系,而沙縣夏茂鎮也都是客家人,客家人性格豪爽,喜歡在外闖江湖,因夏茂人多地少,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有很多人外出打工,80年代末就有外出開小吃店的人,但當時并沒有打出“沙縣小吃”的牌子。到了90年代初,才出現了真正意義上的沙縣小吃店。
據說,“沙縣風味小吃”的招牌來源于一位夏茅女人在福州開店的故事。1991年,有個在福州打工的夏茂女人,在她打工的地方——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學院旁開了一家小吃店,當時店里供應:扁肉、拌面、水餃、蒸餃、炒飯等品種。久而久之,因其獨特的風味,被當地人追捧,逐漸熱鬧起來。之后,有個金融學院的老干部見其并無招牌名,于是提議取作“沙縣風味小吃”,店主欣然同意。“沙縣小吃”的招牌這就傳開了,由此,這個品牌開始初具影響力。
沙縣小吃的全國擴張
在福州扎穩腳跟的沙縣小吃開始謀求外地市場。競爭逐漸激烈起來,適合開店的地方也越來越難找,加上價格提不上去,利潤降低,有些沙縣人就嘗試轉戰其它城市。最先開始在廈門,廈門的經濟相對福州更發達,房租也比福州貴,這樣,改變了經營模式和成本利潤,沙縣小吃開始在福建鋪開,繼而轉戰廣東,隨即鋪開全國。到了1997年,沙縣小吃的規模已經達到一種城市文化名片的程度,再加上沙縣政府的大力宣傳,才能達到目前“轉角遇見”的態勢。精明的商業運作和政府的大力支持是沙縣小吃擴張全國市場的一個關鍵因素。
沙縣小吃的商業模式
這里有個問題,事實上,沙縣小吃獨特的商業模式運作也反映了它的品牌短板,品牌的難以管理和傳統小吃的固有弊端:進入門檻低,技術和資金要求不高等,再者,要在一個大的國有企業(沙縣小吃集團)里面跳出來,也會受到諸多阻撓,體制制約就是一個大問題。
關于沙縣小吃的商業模式,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
品牌的共用。區域內大批中小企業參與,各個企業相對獨立,采用同一品牌直接面對市場開展營銷。2,特色鮮明。用同一品牌的產品獨具特色,明顯差異于其他的沒有使用該統一品牌的同類產品,產品采用傳統的制作工藝或獨特的制作方法,有其獨特的性能讓其它企業很難模仿,如沙縣小吃的當家產品餛飩、拌面極具地方特色,甚至一些關鍵佐料要從沙縣老家帶來,也就是口味的獨特性。3,產品標準化。沙縣小吃店基本都是沙縣人開的,產品也取決于人的操作習慣,因為產品不能批量生產,因此只能采取半標準化的生產模式。4,統一管理。參與品牌集聚的企業都受到一定組織(民間組織如同業公會或政府組織)指導和監督,如沙縣小吃同業公會對飲食店進行指導與監督。5,品牌優勢。品牌的知名高,有很強的特定地方色彩,如“沙縣小吃”品牌的“沙縣”二字是獨具的、不可替代的,經連續數年的成功推廣和銷售網絡的廣泛滲透,在相當范圍內有相當高的公眾認知度。
——東莞畫冊設計·東莞宣傳畫冊設計·印刷·東莞廣告公司